首页 - 学子风采

学子风采

让每天充实有力,让梦想水到渠成——计通学院李曼玲

李曼玲,女,北京科技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物联11班学生,中共党员,已免试推荐至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攻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数据挖掘与信息安全。曾担任索思科技协会副主席,校学生会办公室主任,计通本11第二党支部宣传委员等职。大学期间,曾获全国大学生计算机博弈锦标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二等奖、“蓝桥杯”软件创业团体赛全国二等奖、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大赛三等奖等十余项国家、市级竞赛奖项,并多次荣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新生一等奖学金、北京科技大学优秀学生干部、优秀三好学生等,曾参与中科院计算所2014 TAC-KBP评测,独立完成NER命名实体识别部分。

学习者——专注而全面

在入学之初,一个创业学长的话深深印入她的脑海:“大学期间,要尽可能尝试多的事物,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方向”。本专业扎实的专业基础是她所有工作生活的前提,大三学年专业排名第一,高出第二名近3分,各主干课程均为专业最高分。

同时,她深知,开阔的视野绝不拘泥于专业课本,选择了具有“经管中的计通专业”之称的东陵经管学院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双学位。在具备扎实的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的同时,积累自己的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理解在商业应用中,计算机技术如何服务于信息。令她最欣喜的是,在信息技术与管理科学的交叉碰撞中,她找到了自己深深喜爱并立志钻研下去的科研领域——数据挖掘与信息安全领域,将在研究生阶段深入学习数据挖掘算法设计及大数据的存储与安全问题。

同时,仅有课本知识的学习是不够的,作为计通学子,实践能力是另一条腿,只有专业基础与实践能力并重,才能在科技之路上真正走下去。2012年12月,她入选Oracle WDP全球职业培训项目,从此开始了被双学位、Oracle排满的周末与假期,周六周日比平时上课还要忙百倍,在专业课堂、双学位课堂与Oracle课堂间来回穿梭,专注于Java、数据库技术、Web开发技术等的学习与实践,先后完成了企业内部聊天系统、商超购物系统、购物网站等大型系统,从前端到后台,一行行代码,她从未放松。并将双学位学的知识与Oracle的授课结合,细心体会Oracle这样一个以大型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开发闻名于世的公司,其从团队管理、到用户思维、再到系统开发架构的科学高效。2014年5月,她以98分通过全球权威的OCJP认证,位列该批次学员第一。

程序媛——一心做技术

“做一个明媚的女子,不倾城,不倾国,以优雅姿势去摸爬滚打。”她常常自豪地称自己为“程序媛”,从不认为编程是男生的事情,从不认为女生做程序天生比男生弱,在大大小小的学术竞赛场上,常能看到她的身影。

全国大学生计算机博弈锦标赛上,她作为核心人员完成了六子棋和围棋的程序架构。为了程序的运行效率,毅然放弃最拿手的Java语言,而选择自己毫不熟悉的C++语言,并自学MFC架构。暑假一个半月,没有回家,每天早晨到索思钻研,晚十一点多回宿舍,临近比赛甚至没时间吃饭,厚厚的一摞书,中文、英文、繁体各类论文,她一一读过,凭着一丝丝线索找最佳开局库局面,最终设计出一套包括走法生成、博弈树搜索、估值策略、动态开局库等在内的完整的高效算法。也曾急哭过,但从未放弃过,最后他们团队以小组第一、各组最高分的成绩进入决赛,获全国一等奖。

“蓝桥杯”全国软件人才创业赛上,他们团队的“基于云医疗与大数据的智能医疗服务系统”在500余支队伍中脱颖而出,以初赛排名全国第二的成绩,获得了全国二等奖。在该项目中,她的团队立足未来技术发展,创新性地提出一款基于云端数据存储的软件,实现能在不同的医院独立使用,并为未来全国电子病历的一体化云数据中心的应用提供技术积累。在项目确立初期,他们团队就深入走访了校医院、北医三院等大大小小医院,了解现有患者信息管理系统,与医生、患者交流调研,从各个细节确认系统设计方案。该系统要想发挥巨大作用,数据的高效分析是项目的瓶颈,她主动承担起攻克这个难关的责任,经过几个星期的实验,对数万行搜索引擎源码的解读,终于完成了基于Lucene的高效搜索算法,使软件真正“智能”。

2014年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上,她作为核心技术人员完成了“支持DRM的移动HEVC多媒体加解密系统”,创新性地构造了一套方法,保护下一代视频编码标准HEVC的视频不受未经授权的获取和再分发。作为多用户角色的大型系统,系统架构及服务器成为了项目实现的难点,她主动完成了项目架构设计,并完成了整个系统的服务器、客户端程序编写,占总代码量的三分之二。三个月的时间,从作品题目的构思到作品的完成,他们团队经历了很多的难题,因为团队的协作和每个队友的努力付出,各种难题被一一破解。最后,他们出色地完成了作品,并在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上获得评委们的一致好评,获全国三等奖佳绩。

此外,她还获得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二等奖、全国软件人才设计大赛C/C++个人赛北京赛区二等奖、华北五省及港澳台大学生应用大赛北京市三等奖等。在大大小小的竞赛中,她涉猎广泛,从内容安全、到云计算、再到数据挖掘高级算法,她一一尝试,期望能将科技创新技术应用于实际产品,并创造、改变人类的生活。

竞赛仅仅是她科技创新的一部分,2013年,她通过层层选拔进入电脑鼠实验室。在这里,她独立完成了上位机的制作,融合通信、数据分析、图形交互等领域的技术,将电脑鼠“看到”的挡板信息、“脑”中的信息以迷宫形式形象地反映,并正在准备申请软件著作权,力争为人工智能领域的教学提供系统的电脑鼠实验平台。如今她已担任电脑鼠队的负责人,希望能带领这个让自己成长的团队,再接再厉,为校争光!

在一一的竞赛中,她发现自己对算法设计方面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投身科研”,她郑重地做下了选择。2014年7月她在中科院计算所参与国际顶尖文档内容挖掘评测TAC-KBP评测,与Stanford等国际顶尖大数据团队同台竞争,作为组里唯一本科生,独立完成命名实体识别任务,并作为主要执笔人之一完成会议论文,受到高度评价。最终成功保研至计算所号称最难进的实验室——网络数据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

学生工作者——传递竞赛精神

提升科研素养,传递竞赛精神,从我,到我们。她将自己的科技创新经验积极传播出去,担任索思科协分管学术部的副主席,连续三年承办物联网大赛北京决赛,从acm大赛、到名家讲坛、再到计算机设计等各项赛事,每学期平均十余次的讲座竞赛中,期望为营造学院的科技创新氛围尽一份力。

大二时,她曾担任校学生会办公室主任,在歌手大赛、柿子文化节、主持人大赛、季小军讲座等各大型赛事中,明白一名学生干部的责任。物资准备虽细小而繁杂,但她深知每个错误都可能会导致整个活动的无法顺利进行,从不怠慢。

同时,作为年级首批预备党员,她担任着计通本11第二党支部宣传委员,支部获学校基层立项一等奖,红色1+1市级奖。并在今年成为学校选送参加紫光阁计划的10名同学之一。

个人的优秀离不开集体,三年班委,她与物联11共进退,北京市先进班集体,位列全校第二的成绩是对他们最好的嘉奖,她说:“物联11,是我永远的骄傲”。而优秀的宿舍是她不竭的动力,作为北京高校优秀示范宿舍,宿舍成员大三学年平均综合成绩93.71,全部成功保研。

志愿者——温暖而坚定

“做一个温暖的人”,是她从进入大学开始就一直坚守的信条。大一作为青年志愿者协会中国科技馆服务队的一员,一去就是一天,最常分配的岗位是儿童区,在孩子们灿烂的笑脸中,站一天也不觉累。

北京科技大学60年校庆期间,她作为剧务志愿者全程协助“鼎立中华”校庆晚会的举办,保障晚会顺利进行,与普通的志愿者不同,作为校学生会的一员,她需要比普通志愿者在志愿时间之外多做很多准备工作,但她不以为苦,被评为“优秀校庆志愿者”。

迎新工作,她乐在其中,担任“志愿者的志愿者”,为所有志愿者提供各种保障,虽无缘见到新生灿烂笑脸,但力求为志愿者们提供最舒适的环境,默默在岗位上发光发热。今年,她入选APEC领导人会议周志愿者,担任APEC志愿者临时党支部生活委员及第四团支部生活委员,目前在积极准备,力争将中国青年主动、开放、沉稳、大气的大国形象展示给外国友人,为保障会议的顺利进行贡献自己的力量。

遥想初入大学的时候,什么都不会的她,想尝试一切事情又不知从何入手,很多人说她傻、说她笨,的确,她不会说话,不会开玩笑,不知怎样协调时间,不知怎样搭配衣服让自己舒服又大方。但是她想“既然来了,就试一试”。军训时在那张写给两年后自己的梦想卡片上,她郑重地写下自己的愿望,下定决心要让自己的四年有声有色,充实有力。如今她收到了自己寄回的梦想卡片,三年已经变化太多,当年的梦想或许稚气,但是志气犹存。时光荏苒,不虚光阴。

走过了大一的无知慌乱,走过了大二的默默积累,走过了大三的厚积薄发,站在大四的门槛上,她将继续前行。前三年的生活总让她发自内心地感激,如自己当时的期望——充实、有力。也许她还是很傻、很笨,当时不会的东西现在还是有些没有学会,但是她会怀着一颗真诚的心,做好学生工作,磨练科研实力,不急不躁地走下去,让梦想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