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子风采

学子风采

为生命照进一米阳光——专访我校造血干细胞捐献第一人黄超旭

萧瑟的秋,有着瑟缩的温度。片片婆娑的树影,投射出宁静的祥和。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会议室的桌面上,洒下片片斑驳。伸出手承接那一束温润的阳光,金灿的颜色为他又镀上了一层暖色调。他说:“这一切其实都算是缘分吧。”

只有19岁的黄超旭,是北京科技大学志愿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第一人。他的温暖,拯救了一位垂危的白血病患者;他的行动,播撒了正能量的火种。这一切的不平凡在黄超旭看来仅仅是顺其自然,“换做是别人,他也一定会这么去做。”他的话,像是一束明媚的阳光,在这个同样的秋季,为我们心里亮起最闪耀的光。

 

——他是一抹耀眼的橙色,用心温暖别人梦的香甜。迷人的色彩,暖人的色彩,奉献的色彩,也是他的色彩。是的,就是这样最简单的橙,最柔情的诉说。

他是我校高等工程师学院2012级本科生;他是冶金E121班的普通一员;也是任劳任怨的班干部。

为配合班级工作任务,他主动请缨担任职务繁重的实践委员。为了更好地为班级服务,他亦当选为班级宣传委员。

“他很喜欢帮助人,工作能力也很强。”作为黄超旭的好友,陈晓旭同学这样评价道。在同学眼中,身兼三职的黄超旭外向、开朗、乐于助人,是个仗义的“好哥们儿”。因此,他在班中有何倡议,大家也都会纷纷响应。今年暑假,黄超旭作为团长带领班中同学参加了“红色延安”暑期社会实践团,为延安市八一敬老院的老红军送去他橙色的祝愿。

如果说凤凰涅槃,浴火方能重生。那么这次的活动对于黄超旭来说,就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在活动中,他深入了解了这些昔日战斗英雄的事迹,被他们的坚强与勇敢深深打动,更坚定了他为社会奉献自我的决心。“我就觉得,他们能奉献,那我自己也能。”

从此,有一粒种子便在他的心里扎根,成长,茁壮。

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加入了献血的队伍。献血完毕后,他详细地询问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事宜。在得知自己符合捐献条件后,黄超旭主动留下了自己的血液样本。

回到学校,他依旧一如平常地号召同学们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他也曾有过淡淡的失望:“留下样本以后我就没太关注了。毕竟要找到血液匹配度高的人,这种事几率太小了。”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事情在时间的推移下,也被他渐渐淡忘。

然而,就在一个普通的的日子里,他接到了一个不普通的电话。

 

——那是生命的颜色,那是希望的颜色,那是这个世界上最美的颜色。它在每个人的心底里沸腾,在每个人的青春中喷薄。

在来自中华骨髓库的电话中黄超旭得知,自己的血液初配型与一名患者相合,希望能进一步进行高分化验。在惊讶之余,他毅然坚持继续配型。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他与患者的血液配型10个点全部配上!黄超旭激动的同时,更多的是欣慰。他那颗鲜红的心,已经在为这位患者而祈祷,祝福。

此时此刻,一直被蒙在鼓里的父母也了解了情况。 “一开始我并不是很同意,担心捐献这个会很危险。”黄超旭的父亲坦言自己最初是反对孩子的,希望“能不做就不做”。但在黄超旭看来,我国在捐献造血干细胞领域的技术已十分成熟,不会存在过高的危险。为了劝服自己的父母,他自学了关于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相关知识,凭借自己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救人的决心说服了父母。“后来听孩子的介绍,加上自己也去了解了一下这件事,我们就决定支持他。”黄超旭的父亲说,“我们也希望孩子能为这个社会传递一些正能量。”

他是一粒火种,种在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心底最柔软的那个角落。他将希望带给那些身处绝望中的人们,让憔悴不堪的心灵从此沐浴阳光的温润如玉。

黄超旭的父母从小便教导他助人为乐、“该帮就帮”。黄超旭小时候,他的父母在中油田工作,与他朝夕相处的人们多是素不相识的工作人员。众人经常互相帮助、照顾彼此。这种互帮互助的氛围影响了黄超旭,使他的生命从此有了不同凡响的意义。如今黄超旭能够挽救一个人的生命,这样的义举做父母的自然支持。

8月底,在父母的陪伴下,黄超旭住进医院,开始接受各种体检,为捐献造血干细胞做着紧张而充分的准备。

 

——你知道天使是什么颜色的吗?是最纯洁的无瑕。他用他最质朴的善良,装饰天使的翅膀。

住院后,他并未对同学和学校提及此事。“我也是在他住进医院后才知道这件事的。”黄超旭的同班同学兼挚友王宏阳说道,“当时听说他住院,特别关心,担心他别是得什么病了。后来问了他很多次他才明说。”然而对此王宏阳却并不表示意外,因为在他看来,黄超旭平日就一直很低调。“他这个人平时做事做得特别多,义不容辞。但是却很少去张扬。”对此,黄超旭表示,其实这次捐赠真的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虽然有许多人认为这是救人一命的壮举,但他本人却说:“人的生命自然是很可贵的。但我做这件事儿却谈不上有多伟大。”

默默无闻的一个人,却用青春歌唱奉献的歌。大一军训的时候,他因为膝盖积水而未能参加训练。但黄超旭不愿躺在宿舍看同学忙碌,于是便主动承担了夜间的站岗任务,努力为同学们减轻负担。军训结束后,众人才得知他是带病站岗,而他却对此一笑置之。因为在他看来,宣传自己做了什么其实就是变相地在想社会索取回报,而“现在人们总想着从社会索取什么,很少想到自己能为社会奉献什么”。因此捐献造血干细胞这件事,他只对辅导员提过,就连学院也是后来由中华骨髓库通知的。

他总是那么美好,以至于有他在的地方都是那么不容玷污的洁净。他眼中的世界是和谐而又温暖的,就像是洁白的一张纸,容不得一丝一毫的杂质。

9月24日,注射了动员剂的他开始了他的捐献旅程。

 

——钢铁的色泽是这寒冷的银光闪闪,却也折射了他不屈的青春年少。谁的青春不曾疯狂过一回,就让这年华永驻,就让这平淡的流年,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是青春的闪光点,也是生命的闪光点。

注射动员剂是为了促进造血干细胞的再生,与此同时也加快了新陈代谢。整整四天,黄超旭都感到疲惫不堪。凌晨5点,他被昏昏沉沉地叫醒,接受抽血。7点左右被打电话询问是否有不良反应。尽管如此,黄超旭从未有过犹豫和放弃。 “我选择去捐赠,那我就承担了这份义务,我一定会做到底。”

9月28日,造血干细胞的采集开始了。采血的过程并没有多么惊险复杂,“我就是躺在床上,胳膊上插着两根管子。左胳膊出血,经过仪器把造血干细胞分离出来以后再通过右胳膊输回去。”黄超旭轻松地讲述道,“大概四个小时吧,就是躺在那里,不让动。”他轻描淡写的一掠而过,像是在讲述一件再普通不过的事情。在那张略带微笑的面孔下,隐匿了一颗怎样坚强不屈的心?

经过两天的采血后,黄超旭于29日出院。仅在家休息了一周便立刻返回学校上课。他用自己的实践,证明了青春的坚毅,证明了生命的坚强。就像是一把威风凛凛的利剑,出鞘,便是惊魂!

他不曾有过犹豫,尽管他也是个少年;他不曾有过后悔,尽管他也还有漫漫人生等着他去探险。他就是这个他,带着些许的执着,带着些许的固执,带着些许的倔强,踏上了这条他选择的路,披荆斩棘,在所不惜。

从不半途而废的执着、笑对人生的坚强,他是那个不容置疑的“钢小伙”。

 

绿——青春的活力,是翠绿的鲜活,装扮了这最让人留恋的年华;青春的朝气,是荧光绿的耀眼,点缀了这最让人不舍的岁月;青春的无悔,是墨绿的深沉,描绘了这最让人难忘的时光;青春的绿,是青春最纯正的无邪,向着阳光,轻扬的嘴角。

返回学校后,他的身体渐渐恢复,他还是那个活力四射的他,仿佛一切的一切都没有发生过。那次默默的奉献就像是一场梦,装扮了他人的生命,只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在黄超旭的心中。医生嘱咐过不要剧烈运动,但他还是返回了自己挚爱的篮球场,与自己要好的伙伴们在运动场上挥洒汗水,挥洒青春。“他篮球打得很不错,特别喜欢运动。”陈晓旭看到自己的好友生龙活虎地出现在他的面前,一直悬起的心终于落了地。

他依旧一丝不苟的完成每一项工作,认认真真的上好每一堂课。他依旧会在上课前催促其他同学一同前往,依旧是大家眼中那抹最耀眼的绿色。

在黄超旭看来,大学生的本职工作就是学习,应当抓紧一切机会汲取知识。“不管是不是你专业的知识你都可以去学。别去想自己将来工作了能不能用上,不要抱着功利的心态去学习。知识永远是有用的,总归会用得上。”他的话像是一阵绿色的风,微微拂过,带走人们的浮躁与不安。

学习、运动、志愿服务……黄超旭还是那般忙碌、还是那般拼搏。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事只是他生命中的一个“小插曲”,用华丽的音符谱奏他无悔的年少。他的笑还在,还是那样充满恬静的绿;他的心还在,还是那样充满温暖的绿;他的年轻还在,还是那样充满无限幻想的绿;他的梦还在,还是那样充满生命力的绿;他的年轻还在,还是那样充满无限幻想的绿。他还要为考研而努力,为未来而奋斗。

他是一束阳光,是从地平线而起的希望;他是一袭温暖,是从天使的故乡派来的纯白。默默的,他一直是默默的,为你,为我,为他们奉献自己青春的美好。而他绚烂的青春,就是一米金色的阳光,洒进心灵,洒进生命。如果说生命如光,我愿用阳光来形容他的温暖,他的付出,他的青春,他的灵魂……

为生命撒进一米阳光,让爱将心环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