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子风采

学子风采

做最棒的自己

徐淼斐,男,北京科技大学高等工程师学院学生.入学以来一直保持着学习刻苦、做事负责的精神,表现突出,争当模范,曾获人民奖学金以及北京科技大学优秀三好学生、优秀宿舍长、北京科技大学优秀传媒个人荣誉称号;积极参加学校活动,现任资源E10班生活委员,担任北科传媒新闻传播社组织部部长,国防知识爱好者协会军研部副部长。积极参与勤工助学工作并一直担任组长,工作期间多次受到了老师和后勤工作人员的一致好评。

重新爬起,证明自己

2010年也许终究会成为我人生的转折之年,经历了历史上最难的高考,背负着巨大压力的自己最终还是没能够完成父母自小赋予自己的期望,巨大的压力和难以预料的考试难度让自己与心中的目标从此天各一方,此后人生似乎变得扭曲,最终化为几缕烟尘,消失在梦境中。那一年,我也似乎逐渐看懂自己,一次考试,改变的,不是一个人的前程,是一个人的心尘。

因为个中缘由,我无法披上戎装,曾经梦中的弃笔从戎的愿景从此“与世隔绝”,当自己决心张开臂膀去拥抱明天时,我知道,也许去曾经从未去过的地方将会是创造未知的可能,就这样,我选择了这里,北京科技大学,一个重新让我找到自己的地方。

夹着大小包裹,约上新认识的好朋友,婉拒父母的陪同,22个小时的火车让我懂得了那些旅行的心总是在因为明天的那段美好而今天被憔悴着。走进北京,走进北科,大学的一切新奇事物带着问号,带着未知,带着前方的味香,而在忙碌的收拾中,我的大学生活,正式拉开序幕。

很庆幸我没能劝服自己,放却继续往下走的信心和勇气,我知道我不会是那种轻易认输、丧气的人。大一的生活也最终应验了前人的经验教训:忙碌、繁杂、疲乏、欣喜,还夹杂着匆匆。逐渐放下自己心中的那份阵痛,我选择了勇敢面对生活的一切挑战和人生的困顿。我知道,这样的强势归来和一鸣惊人,依然是不变的自己。

大学的学习压力,无疑是巨大的。然而,千里相隔不再有父母的督导,却有自己对学习和竞争,人生和社会的思考。我无法说服自己不相信“丛林法则”,我不得不去做一个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之间的徘徊者。大学能够改变命运,而现实可以阻碍某些改变,但是我相信这是真相的同时,我不会对自己说“放弃”的字句。学习知识,不再只是追求现有的成绩和认知,我尝试着融入一种全新的思维世界,一种全新的认知模式,我不再刻意追求成绩和数据多么美好,而我依然努力学习课堂的一切,哪怕是未作要求的,那对我而言都是一种未知的求解。最终大一成绩83分,不算太高,但这是一种证明,而我相信这样的学习是适合自己的。除此以外,我没有再拒绝任何可以提升自己能力的机会,我顺利加入了北科传媒新传社,也终于顺利成为国防知识爱好者协会的军事爱好者之一。与大学诸多能人志士的交流,让我也逐渐明白“山外有山”这句班主任留存了近15年的寄语,也让我明白其实谦逊待人、一鸣惊人才是尊重和价值的体现。社团的成长和锻炼让我在成为班长之后再一次成为一个团体的负责人。我始终相信,一个团体,不在于规模,不在于成绩,在于育人,在于精神,在于寻找自己的价值存在感,用责任与担当去赢得信任,比任何花言巧语都更有说服力,而我做到了。

在社团的良好发展并没有耽误我参与社会活动的步伐,在积极参加北京市国防知识竞赛外,我再一次参与到由冶金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组织的“绿园小学支教活动”并顺利成为一名孩子们“又爱又怕”的美术老师,我不是专业的慈善家,更不是所谓的艺术学者,我只是想给孩子们更多他们想要的而已,而一个学期中的支教过程中,我为他们买书,为他们买礼物,为他们打扫卫生,和孩童在一起的快乐时光让我明白,其实一个人去努力做些事情并不用只是想着如何去攫取个人利益,这样的纯粹永远是最好的人生财富。

而在大一,我顺利地成为了第一批学校勤工助学的实践者之一,在尝到了收获第一桶金的幸福和自豪之后,我始终坚持着认真工作、做到极致的工作原则,任何细微的不足都将是成为一次工作的瑕疵,更是不可容忍的错误。经过一次次的努力,我顺利成为了一名组长,带领着自己的组员完成了每一次打扫任务,并得到了外语学院的后勤工作者的广泛好评。

大一,也是社会实践的那个夏天,我成为一个社会实践团的团长,我不为自己所做的一切没有得到任何奖项的认可或是奖励而后悔,我只是在尽我自己的所能去带领着13名团员去做好一件我们不曾做过的事。在密云,在京郊的一个农村,我们尝试着去读懂中国农村背后的那些故事并将它整理出来,我们采访过乡村医生,采访过乡村饭店老板,去看过中国新农村建设中的成就,更记录下中国农村变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去关注中国农村发展的困境和城市化背景下的种种鲜为人知的东西。而作为大一学生,我能做的,不是响亮着告诉我们可以为此而获得什么荣誉,因为我们真的只是希望用自己的力量去让那些可爱的人儿过得幸福一些。

努力,重新站起,忙碌中证明自己,在别人已经熟睡之后,我在大一的日记本上写下这样的一句话:忙碌而充实,再苦再累,我不后悔!

拨开迷雾,寻找自己

当自己总是在忙碌时,有时也会盘问自己:什么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是爱情,还只是一种认可?今天的努力,却不知道明天是什么,在逐渐适应大学的生活步伐之后,我最终还是决心问自己这样的问题,为了什么?

茫然,这或许是大一时期中潜在的缠魔,它不会在自己一心一意时折磨自己的心志,但总是会在夜深人静时给人以致命一击,从此令人告别熟睡。经历了情感的波澜,我开始不自觉地去怀疑人的情感的纯度,然后是消极、沉默,直到喜欢上一个人的日子。我最终习惯于自习室、办公室、食堂、宿舍这四点连线之间的来去匆匆,却不敢再去回顾曾经的往事,或者只是因为一声鸟鸣而在花坛边驻足。一段灰暗,足以改变自己对生活的态度。但正是在这段日子,我终于下定决心,一心一意做自己的作业,认认真真地完成自己的学业,清清楚楚地写下自己真实的想法。在这样一段日子里,我尝试着去理解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开始去思考社会学中的个中道理,甚至尝试着去与中国发明协会的专家探讨黑洞理论和相对论的局限性,与国防大学教授讨论中国新军事变革的方向问题。

我开始在孤单中放宽自己的思索范围。而在这样的过程中,我更加坚持着自己的学习不动摇,我深知大学生活中学习的重要性,对知识的渴求让我养成每日必看新闻,每周必读报的习惯。也许在这个时节,在短暂的工作和学习间隙,我将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探讨曾经闻所未闻的一切事物。我也终于完全激发出自己对学习外语的激情,在课堂上勇于发言,课下积极学习口语,练习听力,而这样的习惯和心态,在使自己的加权成绩成为班级第一外,我开始掌握好自己的方向盘,开始朝着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去过渡。

而当我回顾起自己这段岁月的时候,我依然认为选择成为工程师班的一员是正确的。在这里,我可以获得更多机会去了解未知,有更多机会去感受作为一名工科生所肩负的责任与担当。抛开“工程师”的特殊性,其平台本身所给予我的养分和能量已经能够让我说服自己用实际行动去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当然,在一个全新的学习竞争环境中,我对自己的要求也更加严格,丝毫不放松自己的那根弦。很多人依然认为,或者始终认为,活着就是要让自己享受生活,其实我无法去认同,或者去做到。在这段孤单的思考时间里,我在微博里写下这样一句话:人生在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坚定信念,创造自己

在经历两年的大学生活之后,在自己努力寻找自己的方向感之后,我最终走出困惑,走向属于自己的那条路。而两年的大学学习时间里,不仅让我读懂了人生百态,也让我在积累基础知识的同时,开始对专业知识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

我以前从未想过自己会选择采矿工程这样的专业,与其说成是选择或者是被选择,更多是某种必然吧。我不知道从小喜欢爬山和观察岩石的乐趣会成为我今后努力的方向,至今我依然在努力用自己的所学去解释家乡的岩石特性和地形特征。我自始至终都坚信“行行出状元”的真理性论断,当然选择某种专业很大程度上是考验一个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意识。“学有所用”和“学以致用”,主观与客观,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只是在解方程,而是在通过媒介将各种信息结合起来,比如对于矿业学生而言,澳洲的必和必拓和力拓两大矿业巨头必然是关注和留心的对象,而不只是完全专注于如何在理想状态下简化某种模型。当然我依然不会轻易放松自己的学习心态,因为这是我的大学的根本所在。

走出谜团,我也看到了很多东西,也再一次发现新的生活依然充满着美好,我开始将自己的生活注入全新的“独立”元素。我一直难以再去依赖父母的血汗钱来过活自己的青春生活,这已经不是一个成年人该做的,更不是监护人该负的义务,我尝试着开始校外家教工作,最终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而在此期间,我依然用自己的认真和执着,将自己之所学完整地教授于他人,养活自己,就是一个伟大的工程,我也开始尝试着学习游泳,感受运动带来的快感,感受社会中的五味杂陈。

而今,我逐渐逐渐退出社团,退出自己注入过感情和心血的地方,因为一个平台需要更多人去参与,而不该总是老面孔在“呼来喝去”。我依然深深关心着国防建设,深深关心祖国的发展,希望用自己的能力去做出自己能够做出的贡献。国家的发展遇到了困境,当我能看到时,我只是希望去用自己的声音让更多人去看到,而不是对着电脑荧屏关注着任何“打斗场景”或者“缠绵悱恻”。因为我深知,怀有一份对民族的情感,这样的情结所带来的归属感和力量总是能够从内心深处“先天性”地激发某种斗志,而我,始终为此而努力着。

今天,回顾种种,我在这样的地方写下最后那句话:人生其实就像烹饪,只要用心,人人都是“食神”!